上一世,陆远依稀记得李文斌是在今年下半年,开始他的大兴土木。
修建小学,卫生站,疏通水渠,建供销点。
一年多的时间,公社下属十几个村大队,生产队,全都有了学校和卫生站,整体面貌焕然一新。
凭借这份功劳,李文斌一跃从公社主任,成为县里的二把手,很快又被提拔为一把手。
这一回,许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,李文斌的大动作很可能会因此提前。
不过话说回来。
就算再提前,起码也要等到春暖花开。
距离过年还剩二十来天的时候,一则消息传到了陆家庄。
公社将于今年落实村村建小学,队队有赤脚医生的精神指示。
根据传言,第一所小学将建在陆家庄。
一天的时间,这条从知青点传出来的消息成为重磅新闻。
当晚,打听消息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,不但快要将陆远家的门槛踩塌,其他村干部也没好到哪儿去。
知青群体表现得尤为迫切。
建好了学校,肯定要招收老师。
小道消息说公社会就地选拔老师。
有资格在村小学担任老师的人,必然是这些受过文化教育的知青。
“我最近的表现主任您都看到了,不说勤勤恳恳,也是老老实实,等到开春公社在我们村修建小学,您能不能给我留一个民办教师名额?”
“陆主任,你别看我只念了初中,但是下乡的这些年里,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文化知识,水平不比高中毕业生差多少。”
“我爸妈都是老师,从小耳濡目染,比其他人更知道怎么教孩子。”
修建砖厂过程中,知青们经常跟陆远打交道,俨然将陆远当成了改变命运的希望。
昨天消息传过来,一直到今天,陆远家里一刻都没有消停过。
知青们走了一波又来一波,夏荷和陆月忙前忙后地招呼这些人。
单是开水都烧了十几壶。
陆远解释了一遍又一遍,这都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。
可惜,没人相信陆远的解释。
谁不清楚,陆远是李文斌眼前的大红人。
公社主任李文斌作出的决定,可以瞒着其他人,一定不会瞒着陆远。
打通陆远这边的关系,等于得到改命换运的机会。
民办教师放在城里不算什么稀罕活。
可是在农村,绝对是香饽饽里的香饽饽。
风吹不着雨晒不着,按月领工资,挣工分。
逢年过节的时候,一些有良心的孩子家长,还会给老师们送点东西。
“你们要我说多少遍?招收民办教师,修建学校的事情,我和你们一样也是昨天才听到的。”
陆远放下所有的茶缸子,无可奈何道:“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,你们听到的小道消息都是谣言,公社没有下发任何通知,更没有明确是不是在春天建小学。”
“如果有确切的消息,村里会第一时间通知大伙,你们先回去吧。”
“没有上面的通知,你们就算天天来,村里也给不了你们任何承诺。”
知青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他,目光不约而同地放在了张建强身上。
最近这段时间,张建强经常来陆远家上课。
见大家全都盯着自己,张建强尴尬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。
有一说一。
张建强也想得一个教师名额,不过有的事情能想不能说。
陆远如果愿意给,张建强什么都不说,名额也能落在他头上。
若是陆远有其他方面的考虑,张建强纵然将嘴里唾沫缩干,没有就是没有。
“时间不早了,你们回去吃饭吧!还是那句话,不信谣不传谣,有消息,村里一定会公开通知。”
陆远态度强硬地下逐令。
望着陆远不高兴的模样,众人只能不情不愿离开陆家。
“哥,公社到底有没有消息传下来?如果没有的话,知青们恐怕还会继续闹下去。”
众人走后,陆月过去将门关上。
招收民办教师的事情,陆远不是说处于保密当中吗。
怎么会传得沸沸扬扬?
陆远苦笑道:“我是治保主任,不是算命先生,要是能算出到底是怎么回事,也就不用发愁了,小月,你陪你嫂子做饭去,我去一趟村长家。”
陆月问道:“你晚上还回来吃饭吗?”
“到时候再看吧。”
说罢,陆远穿好衣服推门出去。
“都给我滚犊子!!!我家老头子跟你们说了八百遍,什么都不知道,你们要是再过来烦人,我就和你们不气。”
陆远还没走到陆山林家,远远听到黄大花的叫骂声。
停下脚步,陆远顿时哭笑不得。
和自家一样,陆山林同样遭到包围。
第100章 流言蜚语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